多動癥
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(ADHD),或腦功能輕微失調(diào)綜合癥,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.
這類患兒的智力正?;蚧菊?, 但學習、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,主要表現(xiàn)為注意力不集中,注意短暫,活動過多,情緒易沖動,學習成績普遍較差,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,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?jīng)]有辦法。
多動癥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 5%~10% 之間,國內(nèi)調(diào)查在 10% 以上,男孩多于女孩,早產(chǎn)兒及剖宮產(chǎn)兒患多動癥的幾率較高,大約在 60% 以上。
概述:
少兒多動在醫(yī)學上一般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的簡稱叫ADHD多動癥是中心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最為普遍病情的心理障礙之一。
注意力缺失過動癥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 ADHD)首次在20世紀初被討論。1902年,由一位對孩童疾病有興趣的喬治史提爾(George Still)醫(yī)生在倫敦發(fā)表了相關(guān)文章。他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孩子似乎停不下來,情緒容易起伏,常常惹麻煩。ADHD的主要特征是不專注、過動和沖動,但這些癥狀多會造成他們很難遵守規(guī)則行為或者維持固定的表現(xiàn)。史提爾醫(yī)生認為這些兒童“對于動作控制有不正常之處?!彼麑懥艘黄源藶橹黝}的文章并發(fā)表在英國醫(yī)學期刊上。美國心理學會公布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(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,簡稱DSM)在1980年對于過動癥作了第一次的描述,并將它稱之為“兒童期的過動反應異常?!敝笙嚓P(guān)學者經(jīng)過多次修改后,“注意力缺陷過動癥”這個名詞終于產(chǎn)生,而它的癥狀以及診斷的規(guī)范也越來越明朗。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(DSM-Ⅳ)把ADHD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:分別有“注意力缺失”、“過動”、“注意力缺陷合并過動”。
在DSM-Ⅳ里面,注意力缺陷和過動/沖動各有9種癥狀,符合6種以上的癥狀就可以確認診斷。同時,每一個癥狀都必須在一個以上的環(huán)境中發(fā)生,比如說:在學校與在家里。其它條件包括必須在7歲以前就觀察到相關(guān)癥狀,且沒有其它的心理因素導致。 使用核磁共振(MRI)與功能性掃描(FMRI,可分析腦部血流量)可幫助我們了解ADHD患者,和一般人腦部結(jié)構(gòu)與功能性的相異處。目前最一致的資料是小腦中間(小腦蚓部,位于腦后下端)及腦部中間區(qū)域(包括部分腦干)的大小縮減。
原因:
1、遺傳因素,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(guān),遺傳度為0.75-0.91,遺傳方式尚太少不清、可能為多基因遺傳。分子遺傳學研究表明該障礙和多巴胺受體基因的多態(tài)性有關(guān)。
2、神經(jīng)生理學因素,該障礙患兒腦電圖異常率高,主要正常為慢波活動。增加腦電圖功率譜分析掛號發(fā)現(xiàn)慢波功率增加,α波功率減、小平均頻率下降。提示該障礙患兒存在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成熟延遲或大腦皮質(zhì)的覺醒不足。
3、輕微腦損傷,母孕期、圍生期及出生后各種診斷協(xié)和原因所致的輕微腦損傷可能以后是部分患兒發(fā)生該障礙的盡快原因,但沒有但愿一種腦損傷存在于謝謝所有該障礙患兒,也不親人是看病所有有此損傷的兒童打針都患該障礙,而且中心許多車禍患兒并沒有順心腦損傷的證據(jù)。
4、神經(jīng)生化因素,有研究表明該障礙一下可能與中樞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代謝障礙和功能異常有關(guān),包括: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更新率降低,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等。
5、神經(jīng)解剖學因素,磁共振研究報道該障礙患兒存在胼胝體和尾狀核體積的減小,功能核磁研究尚報道該障礙患兒尾狀核、額區(qū)、前扣帶回代謝減少。
6、心理社會因素,不良的社會環(huán)境、家庭環(huán)境,如經(jīng)濟過于貧窮、父母感情破裂、教育方式不當?shù)染稍黾觾和酗埢荚撜系K的危險同意性。
7、其他中間因素,該障礙可能邦助與鋅、鐵、缺乏血鉛增高有關(guān)??蓸贰⒖Х?、食物添加劑可能不厭其煩增加兒童很怕患該障礙的厲害危險性。因些適當?shù)难a鋅是有助于改善少兒多動癥的,可多吃些含鋅豐富的食物或鋅劑,如生蠔、新稀寶片。
我們知道,如今多動癥患兒越來越多了,那多動癥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?隨著國際上有關(guān)多動癥診斷標準的逐漸統(tǒng)一,國內(nèi)外學者報道的多動癥患病率已比較接近,如美國3.4-4.7%、德國3.9%-9.0%、日本4%、澳大利亞7.5%-11%、新西蘭3.0%、巴西5.8%。我國各地報道的多動癥患病率約為1.3%-13.4%,如北京8.6%、上海4.0%、天津3.8%、河南10.2%、哈爾濱6.9%、吉林10.8%、合肥10.6%、湖南7.3%、廣州1.3%。綜合國內(nèi)7項大型的調(diào)查研究顯示,我國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為4.31%-5.83%。國外學者一般認為,多動癥的患病率約為3%-6%。粗略估計,我國約有1461-1979萬的多動癥患兒!
少兒多動是兒童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行為障礙,已引起了廣大家長、老師、醫(yī)務工作者及全社會的廣泛關(guān)注?;剂硕鄤影Y后,尤其是重癥或有共病的患兒,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,病情會逐漸加重,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,而且還會給家庭、學校和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,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。
介紹:
多動癥多呈慢性過程,癥狀持續(xù)多年,甚至終身存在。約70%的患兒癥狀會持續(xù)到青春期,30%的患兒癥狀會持續(xù)終身。更甚的是,因為孩童時期的忽略,會導致成人無論在工作表現(xiàn)、日常生活或人際關(guān)系的互動上產(chǎn)生困擾,以至于陷入自信心不足、挫折、沮喪、不明的脾氣暴躁,甚至產(chǎn)生憂郁癥。另外,繼發(fā)或共患破壞性行為障礙及情緒障礙的危險性也提高,成年期物質(zhì)依賴、反社會人格障礙和違法犯罪的風險亦可能增加。對被診斷為小兒多動癥的患兒如果不盡早治療,在成人期可能出現(xiàn)人格障礙甚至違法犯罪等反社會行為,對患者學業(yè)、職業(yè)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產(chǎn)生廣泛而消極的影響。
以“注意力”為主的特征
1.常常無法注意細節(jié),在功課上、工作上或是其它活動會粗心犯錯;
2.做事或活動很難維持專注力;
3.別人跟他說話時,經(jīng)常表現(xiàn)出沒有在聽的樣子;
4.常常很難依照指示完成事情,無法完成功課、家務或工作(不是因為相反的行為或是無 法了解指示);
5.經(jīng)常對組織性的工作或規(guī)劃活動感到困難;
6.經(jīng)常逃避或厭惡需要花費心思的活動或工作;
7.常常忘東忘西(如書本或工作需要的東西);
8.很容易被干擾;
9.常常忘記每天規(guī)律要做的事情。
以“過動”為主的特征
1.坐著時經(jīng)常覺得會局促不安,玩手或玩腳,或是不斷扭動身體;
2.在需要坐著的狀況下常常會站起來,或課堂中離開椅子;
3.在不適當?shù)膱龊舷?,會到處亂跑或過度活躍(若是青少年或成人,則是覺得坐立不安) 4.很難安靜地玩樂或工作;
5.總是靜不下來,永遠都在進行一些事,或是動個不停;
6.極度愛講話。
以“沖動”為主特征
1. 別人問題未問完,就急著說出答案;
2. 無法等待輪到他;
3. 常常在不適當?shù)臓顩r下打斷事情/對話的進行。
癥狀標準:
與同齡的大多數(shù)兒童相比下列癥狀更常見,需具備下列行為中的八條。
(1)常常手或腳動個不?;蛟谧簧喜煌E?。(年長兒或少年僅限於主觀感到坐位不安)。
(2)要其靜坐時難以安靜坐。
(3)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。
(4)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待輪換上場。
(5)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著回答。
(6)難于按別人的指示去做事(不是由于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所致),如不做完家務事。
(7)在作業(yè)或游戲中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。
(8)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換另一件事。
(9)難以安靜地玩。
(10)經(jīng)常話多。
(11)常打斷或干擾擾亂別人的活動,如干擾其他兒童的游戲。
(12)別人和他/她說話時常常聽非聽。
(13)常常丟失在學?;蚣抑袑W習和活動要用的物品,(如玩具,鉛筆,書和作業(yè)本)。
(14)常常參與對身體有危險的活動而不考慮可能導致的后果(不是為了尋求刺激)。
嚴重程度分類
(1)輕度:癥狀符合或稍微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癥狀,僅有微小的或沒有學校和社會功能的損害。
(2)中等:癥狀和損害在輕度和重度之間。
(3)重度:超過診斷標準所需癥狀很多,有明顯廣泛的學校、家庭和伙伴關(guān)系的社會功能的損害。
如何區(qū)別孩子是多動癥還是只是好動?
(1)注意力與興趣的關(guān)系:多動癥兒童無一興趣愛好,無論何時何地,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,具有注意力缺損癥狀。而好動的孩子做他所喜歡的事能專心致志地去做,并討厭別人的干涉和影響,他上課及做功課時表現(xiàn)不安寧,主要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。
(2)行動的目的性、計劃性及系統(tǒng)性:好動的孩子的行動常具有一定目的,并有計劃及安排。多功癥患兒的行動常呈沖動式、雜亂,有始無終。
(3)自制能力:好動的孩子在嚴肅的、陌生的環(huán)境中,有自我控制能力,安分守己不再胡亂吵鬧。多動癥患兒卻無此能力,常被指責為"不識相"。